我在2018-2019年透過台灣大學校級交換計劃到日本的筑波大學交換一年,是人生中非常有趣又難忘的體驗
茨城縣是日本的農業大縣,首府水戶(就是古裝劇裡水戶黃門的水戶)是個納豆大本營,而茨城縣的筑波市則是日本蓬勃發展的新興市鎮,一個對外國人很友善的科學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就位於這裡。但也因為是科學園區,沒有甚麼古都風情,只有學校、研究機構跟很多很多的大自然。事實上,茨城縣不斷蟬聯日本都道府縣魅力度排行最後一名已經變成一個特色,2020年最後一名頭銜被奪走時網友竟有點失落。
請看2020的報導 #最下位脫出:日本茨城縣擺脫「最無魅力之城」的觀光排行戰
2021年我們的茨城縣又毫無懸念的回歸墊底寶座。
因為筑波不是一個熱門的旅遊城市,網路上中文的介紹很少,當時要出發之前家人十分緊張,多虧有小R的筑波日記減緩大家的焦慮,讓我可以順利出發去交換。
最近趁著自己時間比較彈性,來為筑波貢獻一點中文的生活紀錄。
先說結論:真的非常非常推薦學弟妹去筑波大學交換!
畢竟台灣人本來就很常去日本,有機會長住的話,可以找一個觀光時不會去的地方,會成為一生難忘的特別體驗。
自己也很喜歡郊區寧靜悠哉的生活,而筑波到東京是可以當天往返的距離,要去觀光客踩點也很方便。
不過交換學生沒什麼課業壓力,如果是考慮正式報考筑波大學的學士班或碩士班還是建議根據科系多做功課。
我自己感覺筑波大學的人文社會科系是比較就業導向的,外籍生朋友說筑波大學是求職第一名,也許跟台灣的成大一樣有企業愛用的形象。
交換期間選修一些研究所的課,跟台大比起來loading比較輕,當然我的體驗可能比較片面。
但理學院似乎非常強,有過兩位諾貝爾物理獎,一位化學獎的老師(崇拜)。課程的強度我就沒有親身體驗過了。
筑波日誌第一篇先分享最重要的居住問題
出國交換很多學校是沒有保證住宿的,許多學校雖然會提供租屋資訊,但隔空在國外找住宿實在很麻煩
這點筑波大學就很不錯,歷屆交換生(就我所知)都是住在一之矢學生宿舍。
一之矢學生宿舍位於狹長型的筑波大學校園最深處,相當偏遠而綠意盎然,等公車的地方一副隨時都會有龍貓出現。
但安全性跟基本的生活需求可以不用擔心,宿舍區有小小的便利商店和電器用品店,管理員的服務中心就在一之矢35棟1樓,
要借吸塵器、體重計、熨斗還是各種雜七雜八的東西應有盡有,要拍作業影片的時候還可以直接拿珍珠奶茶去請管理員試喝,相當方便。
最開心的是不用自己洗寢具(枕頭巾、床單、被套),懶人福音 ٩(ˊᗜˋ*)و
宿舍區有可以定期更換寢具的地方,雖然阿姨有點可怕,有些同學表示如果比較久沒有更換寢具,看起來有泛黃或不乾淨的話阿姨會臭臉且真的會罰錢。
通常一年級的新生和外籍生都會被分到一之矢。
我對此非常慶幸,因為其他宿舍雖然地理位置比較方便,但一之矢是最新的,第一次走進房間時像全新裝潢過的一樣。
缺點是一之矢真的很親近大自然,低樓層的房間有些有蟲,這真的只能看運氣了。我有朋友因為蟲害太嚴重申請換宿舍,最後有成功。
如果有日本同學問你住在哪裡,聽到一之矢通常會發出理解而同情的:
「あ、のやだ」(啊,是之矢啊)
笑死,我也不知道為甚麼要簡稱兩個字。
のや (Noya) 聽起來很像某個從史詩中走出來的古老民族。
我每次聽到日本人說「あ、のやだ」,都會自己腦內翻譯成「啊是那些和昆蟲奮戰的菜鳥和外國人啊」
一之矢宿舍的房型有 Type A、B、C、D,全都是單人房。
同期交換的朋友分析的非常詳盡,我就不贅述,請參考:日本筑波大學 宿舍介紹
在確定錄取交換資格後學校會先讓交換生填志願,幸運的住到 Type C,事後和朋友們討論覺得以一個人生活來說這是最適合的房型。
附上照片:
有自己的冰箱、小廚房、乾濕分離的獨立衛浴和一個小陽台
有冷/暖氣,水電瓦斯費另計,會和租金的帳單整合在一起
宿舍公共區有投幣式洗衣機和烘乾機,數量充足,不會排不到
寢具是學校發的,不用自己買
有一個自己的小陽台
我家門前有山坡
有便利商店和電器行的活動中心
宿舍旁邊有個湖(不知道該稱之為湖還是生態池)
夏天時表面植物無限增生,看起來相當不妙,但冬天時恢復一片清澈如鏡,雪景令人難忘。
冬日美景傳送門:【筑波大學交換日誌】筑波大學冬日幾景